倪海厦治疗白发的方子_倪海厦治白癜风经方
1.经方到底用原方好还是合方好?倪海厦大师用实例告诉了我们答案
2.倪海厦的老师叫什么名字
3.倪海厦在《伤寒论》中经方的剂量解释为什么和内地经方家的不一样?
到30分钟左右。
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得知,倪海厦撞背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~10分锺,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,撞击到背部已明显发热,这时背部的各个穴位及其所属的脏腑都得到了有效的保养,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了防治疾病的巨大潜能。
倪海厦(1954年—2012年1月31日),美国中医师,生于台湾,籍贯浙江瑞安,中华民国及美国双国籍,在美国创办汉唐经方中医诊所,曾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与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。除了中医之外,他也擅长命理、占卜、风水等。
经方到底用原方好还是合方好?倪海厦大师用实例告诉了我们答案
倪海厦本事高。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倪海厦被称为现代中医界鬼才,命、相、山、医、卜,五术俱全。他曾治好上百位癌症病人,让无数病患重新回归健康幸福。曾世强国学大师、中国式管理大师,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,被称为“中国式管理之父”。因此可见倪海厦是从死亡的边缘把人拉回来的,而曾世强是讲国学的,一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救人,一个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来救人,相比之下倪海厦本身略高一筹。
倪海厦的老师叫什么名字
近年来,随着中医学经典的浪潮袭来,大家重新开始重视经典,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多了起来,这是好事,可是,关于经方的使用,历来有两种声音,一种认为,用经方尽量用张仲景的原文原量,不要随意加减,更不要随意合方使用。另一种则认为,经方也应该“随症加减”,不仅可以改变药量,也可以增减药物,更可以合方使用。作为初学经方者,都会面临两难的选择,到底是用原方原量好,还是随症加减好?上面的两种观点哪个更正确呢?
笔者刚开始学习经方时,也困惑了好久,直到学习了经方大师倪海厦的课程后,才慢慢明白了经方到底应该怎么用。今天,笔者通过倪海厦的一则真实医案来告诉诸位,经方的正确使用方法!
患者HN,女性,54岁,就诊时间:2008年4月21日,体型:胖。
就诊原因:身热重(患者正处于更年期),因体胖,想要中医减肥,手关节有点痛,双足跟痛,倦怠无力,情绪沮丧,有一点咳嗽。以上就是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求诊原因。
问诊:大便每日行,睡眠多,嗜睡。胃口过好,食欲好。有口渴,喜室温饮。
脉诊:细小无力。
舌诊:淡白干。
分析:患者自诉身热重,再加上她有口渴,喜室温饮,胃口又好,我们首先想到这应该是个热证,阳明里热肯定是有的。但是,如果仅停留于此,诊断就不够全面,因为患者还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并不能用阳明热来解释,比如,患者有嗜睡的问题,感觉倦怠无力,脉又是细小无力的,这些症状明显是阳虚的表现,熟悉《伤寒论》的朋友应该能想到少阴病。另外,患者还有情绪沮丧、手关节及足跟痛等问题,这些也并不能用阳明病来解释。看来,患者是一个病情复杂的情况,应该是寒热错杂的。
读者朋友们,如果你能想到这里,说明你的中医基础还不错,至少在辩证的大方向上是对的。那么,倪师是如何辩证的呢?
倪师的诊断是:上热下寒,这样的辩证结果,如果用经方,该用什么方呢?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,如果是第一种观点,我们要找到那个既能够解决上热,同时又能解决下寒的方子,哎,有同学灵光一闪,这种寒热错杂的证型,不正是“厥阴病”吗?乌梅丸怎么样?
厥阴病从证候分析,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、寒热错杂的证情,治宜清上温下,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,这不是很符合患者的病情吗?如果我们对照厥阴病的提纲:“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蛔,下之利不止。”患者除了有口渴符合“消渴”这个症状外,其他都不符合,显然,乌梅丸并非最佳方剂。
那么,经方大师倪海厦是如何处方的呢?
先说针灸部分,患者有手关节及足跟痛,倪师用针刺的疗法来解决疼痛,三间透后溪治疗手关节痛,大陵、水泉、仆参治疗足跟痛,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大陵穴,为什么足跟痛用大陵穴?因为针刺有对称取穴法,倪师说,如果我们将手掌向下按下去,大陵穴的位置是不是和足跟的位置对称?确实如此,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对称取穴法,说是全息取穴法也对。
接着看经方部分,倪师是用的一个经方吗?当然不是!而是用了四个经方的组合方!首先,用了麻黄、炮附子、细辛,这不正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吗?可以解决患者少阴病,也就是下寒的问题,接着,用了石膏、知母,这当然是白虎汤了!针对患者上热,或者说是阳明热的问题。然后,倪师用了半夏、厚朴、苏叶,这三味药是半夏厚朴汤的主药,用来祛痰利咽,解决更年期的问题,对情绪沮丧也有疗效。那手关节痛及足跟痛不用药吗?当然要用!倪师用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,桂枝、白芍、白术、防风,合上前面的麻黄、附子、知母,不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吗?最后,患者想要减肥,肾虚怎么能减得下去!所以,倪师用了生地、泽泻、补骨脂补肾,至此,方子完成!大家仔细看看,倪师的方子开得好不好?
这样的方子下去,如果没有疗效就怪了!难道不是吗?经方大师倪海厦的医案非常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开篇时提到的问题,经方当然是可以合用,并且应该合用的,问题的关键在于辩证准确,然后,选方时首先要考虑经方,有是证用是方,有是证用是药,这样才是真正的经典思维,才是经方使用的正确方式!
倪海厦在《伤寒论》中经方的剂量解释为什么和内地经方家的不一样?
倪海厦的中医师承如下:
那我的一个老师呢,叫做周左宇,他是以前北京的四代的家传的名医。1949年以后,他是到台湾;
那另外一个是徐济民,是我的启蒙的恩师。他是江苏来的,在上海的名医,他针灸非常的历害,是这两个老师引领我进入中医的大门。
后来我就一直跟周老——周老师周左宇还有徐济民学。那这二位名师,真的是倾囊相授,毫无保留的,所以,这二个是我一生影响我最大的这个老师,正式师传的,叫师徒制。至于经方呢,倒不是他们俩个传的,经方断代,台湾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经方家。那这个经方只好从书上去研究。
除了向两位老师学针灸外,倪师还到基隆一间中药行当学徒,那间中药行有四位中医师坐馆,其中一位就是师承曹颖甫的经方大家姜佐景,倪师开始接触到经方,就是从姜佐景开始。这四位医师平时最喜打,倪师随侍在侧,端茶送水,而中医师聊天,多半就是聊些行医经验和心得,倪师在白天听了之后,回家就会翻阅医书,初期倪师博览群书,无所不看,各家各派都有涉猎,但很快的,倪师就确信了经方,才是他未来心力的方向。
倪海厦的经方水平如何?
那是当代第一高手。他的对伤寒杂病论的认识和理解,更多的与当代疾病的特点溶合在一起。特别是运用到人类的重症大症,开创并创新了经方虎狼之师的运用范围,堪称楷模。
这很正常。每个人对经方的领悟都不一样,结果到运用肯定不一样,百家争鸣更利于中医的发展!何况倪老师这种牛人,你看他对神农本草经的解释,非常独到!中医是全科学,有任何一个支节你领悟的不透,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。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!谁能治好病,谁说的对! 还用解释?!
倪老师讲课很浅显易懂 ,风趣幽默,他的课值得每个中医爱好者学习。也感谢他为传播中医做出的贡献。
剂量这块国内各地的标准还都不一样,有的是根据南北各地人体质不同以3,,6,9等份,也有用5,10,15等份,总的来说有些是根据临床效果对剂量进行加减,宋代以前医家记载的剂量是汉制,宋至清近代一般用的是宋制,剂量偏小,多建议将药渣也吞服。由于近代药物药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,多在经方基础上进行加减。也有大剂量应用的比如张锡纯,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配比。汉制的药方多是三次或者多次服用,也有汉代一两相对于近代一钱之说。
倪海厦老师教授中医由神入手,引导学员学中医之神,语言运用现代语言,教学个人认为是近代第一经方家!
其他老师的教学注重形,而且语言也是老套,不容易初学者理解透彻。
所以天赋好的,学习倪海厦老师一定能成为中医大家。倪海厦老师为后世中医传承起了决定性作用!
你好!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!一起交流讨论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