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点癫风吃中药调理能治好吗_白癜风中药
1.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?
2.中医治疗方法
治疗比较困难,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疾病,不仅影响外观,还非常容易扩散治疗起来很困难,的治疗方法
中药内服法:常用的药物有人参、黄芪、茯苓、鹿茸扶正固本、补血理气;何首乌、补骨脂滋补肝肾,防风、白蒺藜活血祛
风、疏肝理气;麝香、三七、丹参、红花活血化淤、祛白散斑、改善血液循环,有利于局部色素的形成和代谢,减少白斑形成。
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?
治疗体系中,中医的治疗必不可少,那么患者就要服用中药,如果不能正确的煎中药,那么中药的药效就不能全部发挥出来,郑州西京专科医院的专家张民敖先生告诉大家怎么正确的煎中药。 一、中药煎煮前要做什么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,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,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。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,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,切勿浸泡冲洗,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,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。 二、中药煎煮宜用那些器皿 煎药的器皿一般以瓦罐、砂锅为好,搪瓷、不锈钢亦可,但忌用铝、铁器、铜器,防止这些金属物品与药物产生反应,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。李时珍曾说过:“凡煎药并忌铜铁器,宜用银器瓦罐”。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 。 三、中药的煎煮程序 ①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,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寸许,浸泡0.5-1小时。冬天若用20-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,但不能用开水浸,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、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,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。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,特别在夏季,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败煎前浸泡 ②加热火候 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武火(急火),煮沸后宜改为文火(慢火)。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,继续用武火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。 ③煎煮时间 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,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。一般来讲,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~25分钟,二煎15~20分钟,解表药头煎煮10~15分钟,二煎煮10分钟。滋补头煎煮30~40分钟,二煎煮25~30分钟,有先煎药需先煎10~30分钟,后下药应在最后5~10分钟入锅。 ④二煎(复煎) 头煎结束后,将药汁滤出,重新加入冷水至高出药平面约0.5-1厘米,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15-20分钟即可。 这些就是煎中药的具体步骤,专家同时提醒大家,治疗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,郑州西京专科医院引进了国际先进的GX-B多维康复工程,改变了以往治疗的格局,治疗有效率达98.6%,如果你要预约我们的专家请拨打我们的健康热线:0371-88628888
中医治疗方法
(1)肝气郁结型。白斑无固定好发部位,色泽明暗不等,皮损发展较慢,情绪变化时皮损加重,多伴胸胁胀满、性情急躁、月经不调,舌红苔薄,脉弦细。
治法:疏肝解郁,活血祛风。
方药:逍遥散加减。当归10g,赤芍、白芍各10g,郁金10g,柴胡6g, 白术10g, 益母草15g, 白蒺藜25g, 香附6g, 灵磁石30g,茯苓10g,炙甘草10g。
常用中成药:丹栀逍遥散,6g,每日3 次,口服。或逍遥颗粒,15g,每日3 次,口服。
(2)肝肾不足型。白斑边界截然分明,脱色斑内毛发变白,局限或泛发,病程长,有遗传倾向,治疗效果不显著,兼伴有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,舌淡苔黄,脉细弱。
治法:滋补肝肾,养血祛风。
方药:六味地黄丸加减。生熟地各15g,山药10g,枸杞子12g, 茯苓10g, 首乌藤20g, 补骨脂15g, 黑芝麻15g, 女贞子15g,旱莲草15g,仙茅10g,仙灵脾10g。
常用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,36 粒,每日2 次,口服。
(3)气滞血瘀型。白斑局限而不对称,边界清楚,斑内毛发变白,病情进展缓慢,治疗效果不佳,舌质紫暗,或有瘀点,舌下静脉迂曲,苔薄,脉弦涩。
治法:活血化瘀,祛风通络。
方药:通窍活血汤加减。桃仁10g,红花10g,赤白芍各10g,刘寄奴10g,丹参15g,紫草15g,威灵仙10g,川芎10g,炙甘草10g。
常用中成药:血府逐瘀口服液,10ml,每日3 次,口服。
(4)气血两虚型。白斑色淡,边缘模糊,发展缓慢,伴有神疲乏力、面色恍白、手足不温,舌质淡,苔薄,脉沉细。
治法:调和气血,疏散风邪。
方药:八珍汤加减。黄芪10g,党参10g,当归12g,赤白芍各10g,何首乌12g,旱莲草12g,防风10g,白术10g,鸡血藤20g,桂枝6g。
常用中成药:八珍益母丸,60 粒,每日2 次,口服。
(5)血热风燥型。白斑色泽光亮,多发于头部或泛发全身,发作迅速,快速蔓延,伴五心烦热、头晕,舌质干红,苔白,脉细数。
治法:养血润燥,消风祛斑。
方药:养血熄风汤加减。生地20g,何首乌15g,白芍10g,旱莲草12g,丹参12g,桑白皮10g,白蒺藜15g,白僵蚕10g,荆芥10g,防风10g,白附子6g。
常用中成药:大黄蛰虫丸,3g,每日2 次,口服。知柏地黄丸36 粒,每日2 次,口服。
(6)脾胃虚弱型。皮损表现为白斑颜色萎黄,好发于面部及口唇,小儿多见,病情发展比较缓慢。伴有纳食减少、脘腹胀满、身倦乏力、面色萎黄。舌质淡,苔白,脉象虚弱。
治法:调和脾胃,益气养血,润肤祛斑。
方药:补中益气汤加减。党参10g,黄芪12g,白术10g,茯苓12g,山药10g,当归12g,丹参10g,赤芍10g,防风12g,白蒺藜12g,砂仁6g(后下),白扁豆10g,白附子6g。
是一种发生于人体体表的色素脱失性疾病,病情非常顽固。中医治疗有很多种手段,包括中药内治、中药外治、火针、艾灸、脐贴、足疗等。
一、中药内治,临床需根据白斑变化,结合患者的体质、伴随症状等进行辨证论治,选用适宜的药物。
1、气血不和证:皮肤白斑呈乳白或粉红色,境界欠清,多见于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,发病急、发展较快,患者可伴有局部瘙痒、灼热、疼痛等症状。治疗宜疏风通络,调和气血,药方用浮萍丸或四物消风饮加减。
2、肝郁气滞证:皮肤白斑大小常随情绪的波动而加重,患者常伴有情志抑郁、喜叹息或心烦易怒,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。治疗宜疏肝解郁,行气活血,药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3、脾胃虚弱证:皮肤白斑晦暗,境界欠清。患者可伴有神疲乏力,面黄,口淡无味,腹胀,腹泻。治疗宜健脾益气,和胃消斑,药方用人参健脾丸。
4、经络瘀阻证:皮肤白斑边界清楚,常有白斑边缘色素加深,部位固定,或伴有面色发暗,唇甲青紫。治疗宜理气活血,祛风通络,药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。
5、肝肾不足证:皮肤白斑日久,颜色呈瓷白或乳白色,形状不规则,边界清楚,白斑内毛发多变白,患者可伴有失眠多梦,头晕目眩,腰膝酸软。治疗宜滋补肝肾,养血活血,药方用左归丸合二至丸。
二、中药外治,最常用的是补骨脂酊。补骨脂有补肾、增色和光敏感的作用,补骨脂酊外涂能够促进光与皮肤发生光化学反应,使局部色素增生,从而促进的修复、愈合。
三、火针,通过“引火助阳”,激发经气,调节脏腑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具体方法是医生对皮损部位消毒后,将毫针在酒精灯上加热,直至针尖烧至红白,然后迅速浅刺、轻刺白斑区。
四、艾灸,通过局部刺激,调整经络、脏腑、气血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具体方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对准白斑处,使艾条与病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,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。
五、其他,比如脐贴、足疗等,可用于的治疗。
这些方法对于,可以使局部静止状态进入活性状态,由停滞的阴证状态进入活化的阳证状态,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。但必须要强调的是,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必须在认准方向选好方法后,坚持长期治疗,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